兴化人勤劳和智慧,在美食上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品,和不同风味的民众喜爱的美食,尤其是天天吃而不腻的熏烧肉,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味,古城街头巷尾的熏烧摊充满市井风情,满满的是城市的烟火气息。
兴化人平日的买熏烧即买卤菜亦称买熏烧肉,熏烧肉早年是由烧腊组熏烧制作好后由熟食店出售,原料选用优质淮猪头、猪耳朵、猪蹄、口条、尾巴、大肠等为原料,经过洗、腌、切、醺加上五香、花椒、八角等多种香料和佐料采用传统的熏制方式秘制而成。袁枚《随园食单》里,就有“猪头二法”,第一个方法是在水中炖熟,第二个方法便是“加作料,闷入桶中,用文火隔汤蒸之”。
熏烧的制作并没有“熏”的过程,而是用因为烧的时间长,这样烧制的熏烧肉其特点是肉烂香酥鲜嫩、肉汁浓稠、色艳、香浓、烂熟,其猪头肉味道酥香鲜美、肥而不腻,浓烈的肉香扑鼻而来,此时把肉起锅,装到大盘子里,阵阵肉香远飘,吸引食客。这么好的美味,旧时是上不得席面的,但在民间却是市井深处常见的美食美味。早年在巷子里常见搬运工散工后买点猪头肉,用晒干的荷叶包裹着,一边拉着板车踏着晚霞回家,一边用手拎一块熏烧肉到嘴里空口吃着,嘴里哼一声: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那份洒脱、那份享受美食的乐趣构成古城老巷独特的风景,令人回味无穷。
美食不单单是满足人的食欲也是享受美食的趣味。腊月二十四日祭灶,杀猪过年是传统的民间习俗。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祭灶词》诗句:“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兴化人口中的熏烧肉不单单是指猪头肉,还包括猪耳朵、猪蹄、猪口条、猪尾巴、猪大肠等,统一称作为熏烧肉。因为兴化猪头肉名气太大,现在都将熏烧肉称作为猪头肉了。据有关史料记载: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足扬州,两淮盐运史卢雅两设宴接驾,其围碟中置有兴化猪头肉,乾隆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品,因此,兴化猪头肉名扬大江南北,并被清代美食家童岳荐收入《调鼎集》。兴化美食猪头肉卤制技艺被列入泰州市“非遗”名录。
往期文章回顾:
书房即故乡
我是兴化人
孝悌做人
秋色连波
爱书者说
秀叶疏花见姿致——邹昌霖的书画印
我们又相会在郑州
我的兴化我的家
饱得自家君莫管
一笑江湖本浪游
秋分客尚在淡染岁月
做一个懂得感恩和尊重别人的人——写给我的儿子
手画心摩爱不休——诗书画家赵钲先生
敬畏文字
相逢何必曾相识
古巷幽幽
寻找乡愁:兴化银北门
秋水文章不染尘——读姜晓铭的《积树居话书》
书缘人生——读《积书居话书》
读并快乐着——读姜晓铭《积树居话书》
为学深知书有味
阅读的境界——读《珠玉文心》随感
依然有味是青灯
古镇大邹——情寄故里
古镇大邹——文学大邹
古镇大邹——双溪古韵
寻找乡愁:幽幽古巷(附高清视频)
读书人王成玉
积树居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