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俗/节/日
端
午
佳
节
农历五月初五
是我国民间古老的
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放假通知: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凛冬散去,雪融草青,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现将年端午节放假日期安排如下:
一、放假时间:
年6月25日—27日,放假3天。
二、上课时间:
年6月28日(周日)正式返园上课。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端午民间习俗:
1
-吃粽子-
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2
-佩香囊-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3
-悬艾叶菖蒲-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
端午食粽注意事项:
端午节临近,香喷喷的粽子上市,不过可要提醒小朋友和家长们,粽子好吃但不要贪嘴哦,吃粽子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起来吧。
1
-忌吃未熟的粽子-
蒸煮粽子时,随着袅袅烟气,飘来粽叶飘香,让人忍不住想“趁热吃”。但是可要注意啦,粽子要在小火慢熬后才熟,可不是水烧开就熟了哦。不熟的粽子不仅味道不佳,且不易消化,更会对胃产生极大的负担。
2
-食粽不宜过快或过多-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端午正值一年阳气最盛之时,人们食欲下降,湿气加重,而吃粽子、饮雄黄酒能够健脾开胃、祛除燥热,所以这些饮食习俗是很有养生道理的。
3
-忌吃存放过久的粽子-
家庭自制的粽子未经真空处理,保质期极其短暂,若是天气炎热,最好及时吃掉。即使是存放在冰箱中的粽子,最好在四天内吃完,且要在吃之前再次煮熟。如果是想要多存放些时日,可以用真空包装,一般保质期可以达到天。
假期温馨小提示:
目前北京的疫情走向成为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