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资料分享
↓↓↓
超值影像资料
最全执医资料
SCI论文攻略(有超级福利!)
G中医图书视频资料领取!
——第话——每日一话,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导读啤酒饮料酸奶茶,花生瓜子火腿肠,这些我们最爱的小零食,几乎家家都有储备,但是零食吃多了,可能就会造成“牙疼”。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牙疼那些事。
作者:谢占维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牙痛和多数身体的其他疼痛一样,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提醒您应该挤出一点时间,关心一下那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无名功臣。
牙疼作为一种症状,是牙齿某些组织偏离了正常状态表现之一,与全身多种疾病有关。导致您牙疼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龋齿,也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虫牙”。最开始的时候可能不会有太多感觉,随着疾病进展,龋坏的部位变色,出现冷热刺激,疼痛时间延长甚至出现自发性疼痛。
那如何自我判断是不是有龋齿呢?牙齿表面发黑,有时只是黑色素沉淀,如果当用牙签去扎这些地方,只要稍微有“阻滞”,有被卡住的感觉就代表存有龋洞;如果发现有食物塞在牙齿洞里,这就是明显的龋洞了。
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可能会导致牙痛,例如由于智齿生长但生长空间不足所致的智齿冠周炎、由于一些原因导致髓腔内渗出物增多、腔内压升高的牙髓炎,还有牙石牙斑所致的牙周炎等,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疾病,这些疾病都可能伴发牙痛。
牙痛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民间还是有很多偏方的,例如用盐水漱口、嚼花椒粒、局部涂抹大蒜等,也有一定的效果。当下中医的穴位治疗也是很受欢迎,合谷穴对治疗牙痛还是很有效的,四总穴歌就有“面口合谷收”的描述。但有看官问了,牙分上牙和下牙,是哪里的牙痛都管用吗?显然不是,合谷穴,主要治疗下牙痛,因为下牙是大肠经循行的路线,而上牙,则是胃经循行的路线,如果上牙痛,则需要点按内庭穴。换言之,如果你是生活过的太滋润了,多吃了些大热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等,导致胃热引起的上牙痛,那你就要点按内庭,引气血下行来缓解顶在上面的气血;而如果你是因为大便秘结引起的牙痛,那你就要点按合谷穴,因为这是大肠经的原穴,经水充足,通过排便来缓解顶在上面的气血。可以用针或灸以及点按的方法进行治疗。
内庭穴:在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齿白肉际处
在中医看来,牙痛的发生与外感风火邪毒、过食肥甘厚腻、体弱过劳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手、足阳明经分别入下齿、上齿,故本病与胃、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风寒、风热、胃火、肾虚等。
风寒证表现为牙痛进食热饮食后疼痛减轻,寒冷刺激则痛剧,牙龈红肿不明显,或恶风寒,苔白滑,脉紧。宜祛风散寒止痛。可用细辛3g,白芷10g,威灵仙10g,荜拨5g水煎服。
风热证表现为牙痛,牙龈轻度红肿,患处得热则痛重,怕风发热,口干,苔白或薄黄,脉浮紧,宜祛风清热,消肿止痛。可用生石膏30克,生地30克,荆芥3克,露蜂房10克,甘松5克,细辛3克水煎服。
胃火证表现为牙痛较重,牙龈红肿明显,口渴喜饮,口臭,大便干燥或便秘,苔黄干,舌质红,脉数。治宜清泻胃火,消肿止痛。可用清胃汤加减治疗,药用升麻5克,川连5克,生地20克,丹皮10克,生石膏30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菊花10克水煎服或用中成药双料喉风散唢患处。
肾虚证多为阴虚火旺,表现为牙痛隐痛,牙松动,牙痛午后较重,五心烦热,腰膝疫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玉女煎加减治,药用生地30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怀牛膝15克,生石膏30克,黄柏5克,细辛5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年关将至,不要因为牙痛错过那些美味佳肴,如果您有牙痛的问题,医院进行检查诊疗,若发生龋齿还是应当借助现代手段进行修复治疗。排除器质性病变后,也应该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治疗,上述中药处方仅供各位参考。我们前面介绍的穴位法和民间方法仅仅是帮助大家在急性发作期有效止痛,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还是应当明确诊断然后再做进一步治疗。牙痛病重在预防,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