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得甘松

甘松

最早载于《本草拾遗》。来源:中华康网《本草纲目》对甘松的名称来源做了解释:‘产于川西松州(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味甘,故名。”其药物来源为败酱科植物甘松和宽叶甘松的根和根茎。[药性]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1、理气止痛2、醒脾健胃3、治疗牙痛《本草拾遗》:“主黑皮皯曾,风疳龋齿,野鸡痔。”《纲目》:“治脚气膝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使用注意]气虚血热者慎用。[随笔]我也多见老师用于甘松辛温气香,多用于醒脾健胃,正如李时珍言:“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至于牙痛和脚气就很少见了,清代张山雷在《本草正义》中认为甘松可温通经络,治疗转筋霍乱,这也未运用过。参考:《中国药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zy/19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