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收起你的五福,我们一起过小年吧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今天,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的小年,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曲,从今天开始,就意味着进入过年的节奏啦!

马上就快过年了,在某宝两亿的诱惑下,小编看到票圈一堆人热火朝天求五福,不知大家的五福集齐了没?

反正小编是集齐了,哈哈哈哈哈,没集齐的小伙伴也别难过,暂且放下手机和小编一起过小年吧。

小年由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插图/Vittoria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南北之争

还记得风风雨雨的南北咸豆花和甜豆花之争吗?南北的差异总是被人津津乐道,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呢?

据专家研究,小年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火的崇拜,在殷商时期的“五祀”和西周的“七祀”中,“祀灶”都是重要内容。魏晋之后,作为“祀灶”对象的灶神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小年作为节日基本成型。

然而到了清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别。

在中国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北方长期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南京比较特殊——明代朱棣篡夺皇位后,当时南京的老百姓在永乐元年正月十五举行灯会,心里纷纷怀念朱允炆时代的宽政,场面赛过过年。因此,在南京地区,元宵成了小年。

不过,虽然各个地区小年时期不同,或是处于辞旧迎新,对新一年的期待和向往,或是孝敬众神,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在长期的劳作中逐渐将小年传承下来,成为中国人在除夕之前年末狂欢的前奏。

小年风俗

祭灶神

插图/Vittoria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插图/Vittoria

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到了正月,诸神都返回天上,只有灶君还留驻人间,居于小小的灶头之上,继续伺察人们的善恶。

扫尘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办年货

在所有准备过年的活动中,小编最喜欢的就是买年货啦!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早早计划好,每样都来一打,哈哈哈哈。至于减肥什么的就过完年再说吧

鸡肉(鸡翅、整鸡、鸡腿)、鱼肉、螃蟹、虾、排骨、大骨头、猪肉、猪肉馅、火腿肠、鸡蛋……

白菜、菠菜、土豆、藕、胡萝卜、绿色蔬菜、芹菜、青椒、番茄、地瓜、大葱……

薯片、米果、雪糕、话梅、饼干、曲奇、糖果、花生、海苔、肉脯、凤爪、泡芙、虾条、果冻、面包、酸奶、瓜子、爆米花……

小年美食

除却有趣的风俗,过节当然少不了美食啦小年的传统美食因地而异,种类繁多:饺子、粘糕、麻糖、米饼、火烧、年粽、爆米花糖、关东糖、炒玉米、糖瓜……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除此之外,小年还有好多好吃的,不同的地方吃的也会有差异,不知你的家乡小年美食是什么呢?留言告诉小编吧

最后容小编油腻一次,用一张中老年表情祝大家小年愉快~~

---iSYSU---

图文来自网络

整理编辑:董文森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zhongdaguanwei

.







































骨肽注射液价格
北京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onga.com/gsfb/6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