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发妙方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10972.html
▲江西省国医名师宋南昌教授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祖国医学发展出很多种特色疗法,最为人们熟知的是汤药、针灸、按摩、拔罐等方式
中药香囊作为其中极具美感及实用价值的方式,却在历史进程中逐渐被淡忘……
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古人佩戴香囊,香囊真的能防病治病吗?
话说香疗法香疗法是祖国医学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它的起源甚早,据考古学家的考证,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有草焉,名曰熏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这应该是最早关于把草药带在身上可以防病的记载了。
年我国考古学界在长沙市东郊发掘了马王堆汉墓,该墓的年代为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年)距今约多年。在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尸体手中握有两个薰囊(香囊),内装有药物(辛夷、桂皮、花椒、茅香、佩兰等)。
曹雪芹的《红楼梦》里也详细介绍了贾府使用香药香疗法的情形。有口服(薛宝釵服用的”冷香丸”),食用的玫瑰清露,木犀清露,日用的香囊。
传统香疗法是通过鼻、口、舌和皮毛等感觉器官发挥功能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康复的目的。芳香气味,在口、鼻、皮毛等空窍,还有心、肺、脾、胃等脏腑功能的作用下,达到平衡气血,和调五脏,振奋精神的目的。近年来,经科学家研究分析,气味分子通过呼吸道粘膜吸收后,能促进人体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气味分子能刺激人体嗅觉细胞,通过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活动,调节全身新陈代谢,平衡植物神经功能,达到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相对稳定。
1性味芳香,防病治病香药是中药学中的一部分,其性味都是辛温芳香之品,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等作用。香药在中药学分类方面各有所属,例如白芷、香薷、藁本等归属解表药,具有发散解表,解除风邪的功能。如苍术、藿香、佩兰等归属芳香化湿药,具有疏畅气机,醒脾化湿的作用。又如肉桂、丁香、茴香等又归入温中药,功能是温中健脾,散寒止痛。木香、香附、沉香、檀香、甘松等归属理气药,具开郁散结,行气止痛之功。乳香、降香、泽兰等归属活血药,有活血通经,祛瘀定痛之功能。而苏合香、麝香、冰片等属于开窍药,具有辛香醒神,开窍救(通)闭的作用。这些植物类香药都含有芳香挥发油,香脂肪或香膏等,都具有杀菌抗菌(毒)作用。动物类芳香药,多是动物的腺体或分泌物,具有强壮,兴奋,抗菌等功能。
2驱邪消毒,净化环境香疗中的薰香法、佩香法、枕香法等都能散发香气,达到驱邪避秽,消毒抑菌,清新空气,净化环境的作用。我国人民一直有薰香、佩香等传统习惯。特别是传统节日(端午),农村中家家户户门上插艾和菖蒲,熏烧艾叶香,给孩子们佩带香袋(囊)。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香袋,薰炉中用的艾叶、苍术、白芷、山奈等香药进行室内烟薰,在空气消毒和抑菌方面均有明显作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用辛夷、桂皮、花椒、佩兰、高良姜等香药用于制作的香袋,薰炉使用中。有人用上述香药,分别同艾叶制成五种薰香进行实验,分别烟薰2小时、4小时、8小时,观察各种薰香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花椒、桂皮、佩兰、高良姜对绿脓杆菌有抑菌作用。而辛夷、桂皮、佩兰、高良姜对枯草杆菌有抑菌作用。
再用高良姜、佩兰、桂皮、冰片制成香囊,戴挂胸前,观察预防感冒效果,结果表明有明显作用。并用此香囊散发出的香气观察抑制细菌,流感病毒和对人体呼吸道sIgA情况观察,结果表明对细菌和病毒无直接抑制作用,但能使人体呼吸道分泌出较多sIgA,甚至在停止用香囊7天后尚保持较高水平。提示这些香疗法,有提高呼吸道局部免疫机能的可能,从而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起到“驱邪辟秽”,净化环境的作用。
3芳馨袭人,怡养身心香疗法中的薰香法、佩香法等产生的芳香气味,具有以温馨、恬适、亲切和迷人的魅力,改变和优化周围环境的作用,令人神清气爽,思绪清晰,心情畅达。据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芬芳的气味对人的作用,很像悠扬的音乐,优美的旋律。
佩香法,古称佩容臭、佩帏法。多选各种香药或中药,调合成各种不同香韵的香品,如香囊、荷包、香纸、香珠等剂型,以供人随身佩带,尤其是妇女、儿童佩戴,让品味各异的香气氤氲流布,可以达到解毒祛邪,驱除秽浊,香身爽神的目的。
上工治未病——治未病科
我院治未病科有国医名师领衔的专业团队,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指南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围绕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以健康、亚健康、易患疾病人群、慢性病患者及病后康复等服务对象。
服务项目: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指导(包括起居、情志、饮食、运动等方面)、健康状态评估(包括中医经络、四诊仪、生物全息系统等检测)、纯中药调治(中医经方辨治疾病)、冬病夏治(穴药结合,有物理及化学刺激双重作用)、中医膏方调治(个性化膏方)、中医茶饮调治(降糖茶、降脂茶、降尿酸茶、降压茶等)、中医酒疗(补肾、补血、补气、补阳等酒剂)、中医非药物疗法(包括针、艾灸、热敏灸、推拿、薰洗、火罐、刮痧、贴敷、外敷等技术)、营养指导(现代营养膳食、体质膳食、中医食疗等),中医养生运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健康管理(辨识,存档,指导,定期随访等)等特色服务项目。
服务对象:主要对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中风后遗症,脾胃疾病,慢性疲劳综合症,睡眠障碍,脂肪肝,习惯性便秘,颈肩腰腿痛,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体虚感冒,妇科炎症,月经病,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疾病,早衰,男性疾病(阳痿、早泄等)的防治等。
学科特色:
1、纯中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2、针刺结合热敏灸防治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疼痛等。
3、膏方调理脾胃等慢性疾病。
4、“冬病夏治”防治(哮喘、过敏性疾病、慢支等)。
5、穴位按摩平衡调理五脏六腑。
好消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治未病科参考中医古方,精心配制出“防疫香囊”,凡到科室就诊患者赠送一个,送完为止。
治未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