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院地图 http://m.39.net/pf/a_8733714.html
中医药并非慢郎中
很多固化的思维认为,中医药治病慢,中医大夫都是慢郎中,是这样吗?其实不然,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一剂知,二剂已”。即方药对证,一副药患者有应,两副药就好的差不多了,效如桴鼓、立竿见影,我们接诊的病人中不乏此类。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则近期接诊的室性早搏病案——3剂中药治疗室性早搏多次,室性二联律阵,室性三联律阵到症状消失。
西医药治疗现状
室性早搏是指His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可见于各种心脏病患者,亦可见于正常人,表现多为心悸,症状程度因人而异。
目前西医主要以抗心律失常药、射频消融术等手段治疗,但抗心律失常药本身亦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且不能降低死亡率和猝死的风险,又因射频消融难度高、风险大,因此需要慎重选择。中医药则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病案分享
患者,女,24岁,因心中悸动不安如坐过山车样半月余,于年10月4日就诊。血压/46mmHg,动态心电图(Holter)显示:24h平均心率72bpm,最慢心率43bpm,室性早搏总数:次,室性二联律:阵,室性三联律:阵。刻下:心悸,咳嗽,夜间加重,易惊,烦躁易怒,胃痛,面色微黄,皮下瘀青,口干渴喜饮,平素畏寒,纳可,眠可,痛经量少,小便可,大便稀。舌淡苔白,脉细弱。
中医诊断:心悸(心脾两虚证)
西医诊断:心律不齐(室性早搏)
处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四君子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减:
桂枝炙甘草生地百合
丹参炒白术茯苓珍珠母
甘松麦冬五味子党参
煅龙骨煅牡蛎
3剂,每日一剂,早晚水煎服。
嘱患者忌寒凉、浓茶、咖啡、酒精性饮料。适宜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不适随诊。
年10月10日患者电话回访,服用第一剂后心悸明显改善,后服两剂诸证缓解。
温馨提示?
切勿盲目试药,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按语: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本病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肺。其病理性质可分为虚实两端,虚者多因体虚劳倦、久病失养、情志内伤等原因,导致气、血、阴、阳的不足,使心失所养而发为心悸。实者多责之痰、瘀、水饮,以上病理因素使脉道不利,血运失畅而引发。
本案患者心悸易惊,平素畏寒性急,脉细弱,故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珍珠母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心脾两虚,脾虚不能生血统血,而胃痛,面色萎黄,便溏,舌淡苔白,处四君子汤合甘松以益气健脾止痛。心阴不足则夜间加重,阴血不养心神而烦躁易怒,又逢秋燥之际,心肺阴伤故咳嗽口干喜饮,方用百合地黄汤滋养心阴,配麦门冬,五味子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丹参通经止痛,清心除烦。纵观全方,经时合用,重在调和,顺应四时之气,共凑调养心脾之功,故病乃愈。
正值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大家要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注意保暖呀!
元旦快乐
HAPPY
NEWYEAR
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