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归陕医院雷根平教授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今天和大家一起,结合我个人二十余年的医疗实践,谈谈我自己使用黄芪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癫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黄芪一直为临床历代医家所推崇和重用。
黄芪有3大功效:1.益气(固表、敛汗、固脱、补肺脾之气)之功,治疗气虚、气陷、气脱;便血崩漏。2.利水之功,治疗水肿。3.托疮之功效。治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多用于外科,今天不讲。
黄芪的益气之功
黄芪的益气之功大家很熟悉。
张仲景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身体不仁。李东垣补中益气汤治多种气虚证,用于内外妇儿诸科疾病。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治疗中风后之半身不遂;张锡纯创有黄芪膏、清金益气汤治疗虚劳。
邓铁涛以大剂量黄芪为主治疗重症肌无力,黄芪用至克。
张志远治单纯性肥胖,制益气消脂饮:方用黄芪g,并认为黄芪剂量应在g~g为宜,若少于60g,则益气利水消脂作用甚差。
张志远用黄芪配生地治早搏,制益气复脉汤:黄芪g、生地黄g、桂枝12g、炙甘草12g、甘松15g。
黄煌教授曾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冠脉搭桥术后、多发性肌炎病例,生黄芪用至80克,无不良反应。
对于脏器下垂者,王清任黄芪防风汤,大剂量黄芪佐以少量防风治疗脱肛等。
《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脱肛方,用黄芪4两,防风3钱。
邓铁涛治疗子宫脱垂,治以补中益气汤加首乌,黄芪必须重用30克以上。曾治胃黏膜脱垂之患者,用四君子汤加黄芪30克,配枳壳3克作为反佐,一升一降,再诊时已无胃痛。
1.黄芪配地龙治疗慢性肾炎
这个经验是国医大师朱良春的经验。朱老认为:慢性肾炎以久病耗损精血,伤及肾气,络脉瘀滞为主要病机,立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
受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启示,用大剂量黄芪(30-60克)与地龙(10-15克)配伍,益气开瘀、利尿消肿、降低血压。他认为:在辨证的前提下,以两药为主组成方剂,往往可收到浮肿消退、血压趋于正常、蛋白转阴的效果。
2.黄芪配防风治劳淋(雷根平经验)
淋证属现代医学的泌尿系感染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初发者多实证,复发者多虚证。尤其是反复发作、反复使用抗菌素、临床仅表现尿频,会阴部感坠胀而无尿痛、尿急的劳淋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往往效果不好。
细究此证多属久病体虚,中气下陷,谷气下流之证,当补中益气,兼以升提为治,方可取得好的疗效。黄芪配防风,王清任用于脱肛。用之治疗劳淋,效果亦非常好。若中下焦虚寒怕冷,应合并四逆汤,或附子理中汤。
3.黄芪、生地、芡实治疗膜性肾病蛋白尿(雷根平经验)
膜性肾病属免疫性疾病。多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膜性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基本达成共识,认为本病本虚标实,正虚脾肾受损是本,水湿、湿热等邪实是标。大量蛋白尿是膜性肾病发病及进展的关键。
所以,蛋白尿的治疗非常重要。大量蛋白尿我常常采用培、补、固三法治之,黄芪培土以升举,生地补肾以封藏,芡实固肾以防漏,标本兼治以解决本病的虚证病机的问题。黄芪用量60-克,生地15-60克,芡实15-45克。三药配伍,标本兼治,治疗膜性肾病蛋白尿效果良好。
附:治Ⅱ期膜性肾病(大量蛋白尿)案
苏某某,男性,48岁,年8月26初诊。主诉:反复水肿半年余。半年前发现水肿在我院诊治,病理检查示:Ⅱ期膜性肾病,(免疫荧光检查5个肾小球,IgG、IgM、IgA、C3、C1q、FRA颗粒状于毛细血管壁沉积),光镜检查可见5条肾皮质,21个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基膜弥漫性增厚,广泛性“钉突”形成,上皮下可见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及颗粒变性,肾间质及小动脉无明显病变。)经治疗症状缓解出院。
复诊症见:左侧腰痛,颜面肿胀,四肢不肿,食纳及夜休可,大便调,无头晕心慌,怕冷。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沉弦。24小时尿蛋白定量:mg,总蛋白51.2g/L,白蛋白25.0g/L,ALG1.0。西医诊断:Ⅱ期膜性肾病;中医诊断:水肿。证候诊断:脾肾不足,气阴两虚、湿邪内蕴。治则: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清利活血。用药(香砂六君子和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45g,生黄芪90g,土茯苓60g,蛇舌草60g,当归、丹参各15g,荆芥、白芷各6g,党参、炒白术各15g,芡实60g,金樱子15g,补骨脂20g。7付,水煎服,日1剂。一直服用此方加减,病情平稳。
年12月16日复诊:24小时尿蛋白定量mg,尿中泡沫较前明显减少。以此方出入,守方服用。年3月10日复诊:24小时尿蛋白定量mg。
年10月20日复诊:24小时尿蛋白定量mg。年12月1日复诊:24小时尿蛋白定量mg。年2月1日复诊:24小时尿蛋白定量mg。(雷根平医案)
著作权归陕医院雷根平教授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