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是指天气渐暖,天公作雷,雷声震动、惊醒入冬藏伏土中的生物,万物萌动。
惊蛰三候一候丨桃始华——桃花色红,即将绽放。
二候丨仓庚鸣——可以听到黄鹂的鸣叫了。
三候丨鹰化为鸠——鹰和鸠是不同的鸟类,这可能是古人以自己的想象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变化,实际上是它们开始求偶或繁育后代了。
惊蛰三候对应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惊蛰习俗01
惊蛰吃梨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
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
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02
祭白虎化解是非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03
蒙鼓皮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04
“打小人”驱赶霉运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
05
吃炒豆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惊蛰养生《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本要点。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从中医五行来说,惊蛰时节对应肝木,易出现肝木过旺阴血不足而克伤脾土的情况。因此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畅达之性,同时助益脾土,令五脏和平。宜少酸多甜,因酸味入肝,过食可助肝火,甜味入脾,多食有益脾土。少吃酸豆角、酸笋、食醋、水果酸、话梅等酸性食物,适当多吃大枣、山药、板栗、红薯、土豆、龙眼、莲子、蜂蜜等。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同时,煎炸熏烤等燥烈辛辣之物尽量少吃,以免助生肝火。
膳食推荐
常规饮食宜清淡,油腻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且易上火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应少吃。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经济条件好的可食用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
01
银耳炖乳鸽银耳50克,乳鸽1只,核桃仁20克,荸荠30克,盐、味精等调料适量。宰杀乳鸽,去毛及肚杂,与水发银耳、去皮荸荠、核桃仁同炖至肉烂汤浓,入调料,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补肾益气、补脑强心,适于阴虚肺燥引起的津液亏耗、干咳久咳、肠燥便秘,以及病后阴虚体弱、疲乏无力者食用,且常食能增强记忆力。
02
冬虫夏草炖老鸭老鸭1只,冬虫夏草30克,葱段适量,姜数片,盐、味精、料酒等适量,老鸭宰杀去内脏洗净,入沸水中氽烫,捞出漂净血水、浮沫,与冬虫夏草及调料炖熟食用。
功效:养阴补肾,适于病后体弱头晕、食欲减退、贫血、自汗,肺结核之阴虚喘咳和肾虚,夜尿频等。
03
清炒童子鸡童子鸡克,青椒5个,葱、姜、蒜及盐、味精、胡椒粉等调料适量,炒制而成。
功效:滋养补虚、增强体力、缓解因顿,适于工作、生活压力造成的疲劳者食用,也可作为美容、护肤、抗衰老之食疗。
04
花生红枣补血汤红皮花生克,红枣20枚,红糖适量,花生米和红枣同入锅内,加水煮沸,煎煮半个小时,入适量红糖拌匀即成。
功效:温中补血、益气养颜,适于贫血患者及善养颜的女性作为滋补佳品常食,或作早餐食用。
05
山药红枣糯米粥糯米克,红枣15枚,鲜山药50克,糖或盐适量,糯米洗净水泡,红枣水洗干净,鲜山药去皮切丁,共同入锅,加水煮粥至熟时,依口味喜好调入糖或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养血荣颜,适于体虚乏力、健忘多梦等者食用,可常食调养,以解春困矣。
猜一猜这味中药是什么?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下期更新的头条推文可查看答案
欢迎大家多多参与~
上期答案:
上期回顾:春天喝红枣加它泡水喝,不光补肝血,还扩张血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