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本草纲目》
NardostachyosRadixetRhizoma
来源及名称释义败酱科植物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效及辅助记忆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脾、胃经
主治病证思虑伤脾或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
湿脚气
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长段,根呈圆柱形,表面棕褐色
质松脆,切面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杂质,晒干或阴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相关论述“辟寒邪,治胃脘痛”(《本草备要》)
“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本草纲目》)
▼往期精彩回顾▼熬中药的正确“姿势”,您做对了吗读完此文,人人都会合理服用中药
通草、萆薢、石韦、海金沙、瞿麦、萹蓄、地肤子、陈皮、青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佛手、乌药、荔枝核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中药杂谈